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为客青山

来源:水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4-29

【作者】: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:
【摘要】:不远处是山,山过了是山,过了山还是山。 那里是我父亲的家乡,村子稀稀落落撒在山峦之间,四处是高耸的青山。远望,几只勇敢的飞鸟鸣叫着,企图越过这百来丈高的峻岭。 村子

不远处是山,山过了是山,过了山还是山。

那里是我父亲的家乡,村子稀稀落落撒在山峦之间,四处是高耸的青山。远望,几只勇敢的飞鸟鸣叫着,企图越过这百来丈高的峻岭。

村子没有通水通电,至今用的还是上世纪的煤油灯。通往外面的是一条陡峭的山路,无论是村民上下山还是孩子们上下学,都走得步步惊心。

无尽的青山编织成了一座走不出去的牢笼,困住了这里的一切生灵。

但,牢笼都有一把与其匹配的钥匙。

来自山外的“扶贫”号角,让这些险峻的大山不再孤寂,让山里人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。

坑坑洼洼的陡峭山路挡住了现代交通工具,却挡不了一颗颗勇往直前坚守使命的心。朝阳驱散了山里的浓雾,清脆悠远的鸟鸣声中,扶贫干部在山路上踩出了一串串深深的脚印。

不久后,出现了一条蜿蜒的水泥大道,它连接着分散在山间的零零散散的村落,通向山里人向往的山外。

笼子出现了打开的契机,打开它的钥匙正在被锻造。

等到煤油灯变成了电灯,扶贫干部成了最受山里人欢迎的人。

草庐被推倒了,黑瓦白墙的新房高高矗立在人来人往的小镇上,炊烟在青山脚下最为平直的水泥大道旁升起,山村一改往日沉默的模样,变得喜庆热闹。

大半辈子生活在山里的阿爸用起了智能手机,笑得合不拢嘴。阿妈欣喜地捧着新衣,一遍又一遍地抚摸却始终舍不得穿。常年行走在陡崖边缘的孩子们骑着单车,飞一般地驶向他们的新学校,去追逐属于未来的光。

被困在笼里的人找到钥匙了。

扶贫干部还在山里竖起了“自然保护区”的牌子。山民们既收获了幸福小康,又继续享有绿水青山。

扶贫干部们笑了,一天,他们悄悄地离开了这里。

但是,青山永远不会忘记他们。它知道,黄土小道上,偏僻的密林里,甚至是陡峭的悬崖边,都留下过他们的足迹,洒下过他们的汗水。也许有一天,这些痕迹,会被茂盛的草木遮掩,被时间的河流冲刷,但青山不会忘掉这段经历,因为它已铭记于心。

这里的人更不会忘记他们,“吃水不忘挖井人”,他们对扶贫干部永志不忘。

“扶贫路上绽芳华”,山下的人也不会忘记他们。

文章来源:《水泥》 网址: http://www.snbjb.cn/qikandaodu/2021/0429/482.html

上一篇:小河静静流
下一篇:研究建筑工程中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与混凝土的

水泥投稿 | 水泥编辑部| 水泥版面费 | 水泥论文发表 | 水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9 《水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